当前位置: | beat.365(中国)体育官方网站 | > beat.365(中国)体育官方网站 > 一线动态 > 科研设计院 > 文化园地 |
测绘经纬线,共绘生态卷 | |||||
| |||||
阳春三月,皖南的油菜花正以漫山遍野的金黄宣告着季节的主权。在皖南石台县的群峰之间,水电八局科研设计院的测量员们正以全站仪为笔,在沟壑纵横的岩壁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建设诗篇。他们的足迹踏过金黄的油菜花田,他们的目光穿透层峦叠嶂,在清洁能源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中,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描绘出精准的坐标。 测量技术的革新是工程建设的“千里眼”。面对复杂的喀斯特地貌,测量队引入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,在0.1米分辨率的航测影像上,将山体褶皱的每一处细节尽收眼底。三维建模技术让边坡扭面的放样精度达到毫米级,虚拟双导线测量技术更实现了洞室开挖的动态监控。这种将空间信息技术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,不仅保障了电站建设的毫米级精度,更将传统测量的“体力活”升华为智慧建造的“脑力革命”。当测量员们在月度复测中发现0.3毫米的导线偏差时,数据背后是工程人对品质的机制追求,这些科技赋能的“千里眼”,将传统测量的汗水浇筑成智慧建造的丰碑。 清洁能源在生态琴弦上变奏,与乡村振兴共同谱写出和谐乐章。十年磨一剑的石台抽水蓄能电站,总投资78.9亿元,装机容量120万千瓦,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32万吨。建设者们在选址时便避开了核心生态区,通过优化施工便道设计,将对植被的破坏降到最低。测量队在每一次放线时,都要与油菜花田的田埂保持安全距离,确保春耕秋收的节奏不被打乱。这种“生态优先”的理念,让电站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——当地村民在电站建设中找到了新的生计,农家乐、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电站水库倒映着油菜花田,民宿炊烟与输电线塔在暮色交织中,深刻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 测量员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建设者的精神图谱。他们背着全站仪翻山越岭,在喧嚣的工地上追逐晨光;他们在深夜的图纸前反复校验数据,用毫米误差丈量工程品质。当他们的脚印与油菜花田的芬芳交织,当他们的测量杆与输电塔架共同指向苍穹,这些新时代的“大地雕刻师”,正以专业与担当,在绿水青山间镌刻着清洁能源的宏伟蓝图。这种扎根一线的奉献精神,既是水电八局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企业精神的延续,更是当代青年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战略的生动写照。 站在观景平台上俯瞰,金黄的油菜花田与银灰色的电站设施交相辉映,构成了一幅现代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。测量队员们收起最后一组数据时,夕阳正为他们的背影镀上金边。这片土地见证着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记录着平凡岗位上的伟大坚守。当春风再次拂过皖南丘陵,油菜花田上的经纬线仍将延伸,在时代的坐标系里,继续书写属于水电人的壮美诗篇。 | ||||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